KTV那些年夜晚歌声热闹,全城都在唱
说起KTV,十几年前的城市夜生活离不开它。无论同学聚会、公司庆功,还是朋友小酌,吃完饭后的最佳选择就是一块儿进包厢K歌。一到晚上,街头那一排排霓虹灯下,KTV门口总是挤满了人,排队要等好一阵。
那些年,哪个城市的连锁KTV品牌不是家喻户晓?老板门店开得飞快,生意火爆到不愁客源,每家店里人头攒动,都是奔着热闹和放松来的。谁没唱过几首流行歌,跟朋友合唱几页点歌本?
KTV为何变冷清?客人悄悄流失
回头巅峰时期的KTV,是人情味最浓的地方。大家在卡座里举杯欢笑,歌声里拉近距离。年会能包下一栋楼,酒水点成箱,账单比工资还高。
可现在再去看包间空荡荡,点歌屏幕安静播放MV,门口不见排队。老板们发现生意一天少过一天,等警觉起来,客流已走大半。
说起来,外头总说KTV没落都是灰色收入没了、价格高、成本涨,其实这些都不是行业的关键。资料查证显示,连锁化的KTV很难靠不透明的手段维持,过时的经营模式才是真正的问题。
新玩法抢了风头,KTV跟不上潮流
真正让KTV热度消退的,是年轻人转移了兴趣。从前唱歌是社交头号活动,如今民宿、轰趴、卡丁车、剧本杀、换装体验轮番流行,玩得比K歌都新鲜。和朋友玩角色扮演,比跑调唱歌更来劲。
KTV行业也不是没折腾改装修、搞优惠、请网红。只是改变总是停在表面,几十年还是那个点歌喝酒的套路。“大家总要唱歌”,成了惯性思维,年轻人更喜欢沉浸感、互动感,结果KTV跟不上节奏,后劲不足。
换客户也不顶用,消费力下降
随着年轻人离开,KTV多了些退休大爷大妈早上来唱老歌。气氛确实亲切,但他们点杯茶切点水果就满足,消费能力有限,铺子很难靠这个人群撑下去了。老板们明白,这就是“解渴不解渴”,短暂撑一撑罢了。
再看商务客户,以前饭局结束就去KTV,酒水利润高,是店里的大头。可现在,这些客户也更喜欢洗浴中心、私人会所,甚至在家里办派对。KTV失去了大客户,天花板一下就低了不少。
时代选择,KTV步入轮回
老板们都说,时代变了,这不是一家两家能扭转的事。有点像过去的录像厅、网吧,红火有几年,到头来都难逃轮回。那些年夜幕下的合唱、打拼的记忆,都变成了城市的印记。
娱乐方式就没恒久赢家。过去电影院差点让电视压垮,网吧被家用宽带替代,KTV的故事也正好轮到结束。
也许将来KTV会变个样子再回来,但现在,它只能暂时退出主舞台。这段属于歌声和青春的记忆,还是放在心里慢慢回味。
你记得自己最后一次去KTV是什么时候吗?来评论区聊聊你的故事!
配资机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